先秦时期,侯姓活跃于河南 、山东、陕晋南部一带 。秦汉时期 ,由于中原战争频繁,侯氏北迁河北、山西,西奔甘肃 、宁夏。两晋南北朝时 ,中原扩增了鲜卑族的侯姓,内蒙古、辽宁地区侯姓随之增加。同时,西北地区的侯姓,越过秦岭进入四川、贵州、湖南 、广东 ,中原和山东的侯姓南下安徽、江苏地区 。到唐宋时期,侯姓已经出现在江西、浙江 、福建、广西等地。明朝永乐年间侯姓进入了台湾。
宋朝时期,侯姓大约有34万多人 ,约占全国人口的0.45%,排在第五十位。侯姓第一大省是山西,约占全国侯姓总人口的34% 。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西、河南 、湖南、陕西 ,这四省侯姓大约占侯姓总人口的74%,其次分布于山东、四川,这两省的侯姓又集中了14%。全国形成了北部秦晋豫鲁 、南方湘川两个侯姓人口聚集区带。
明朝时期 ,侯姓大约有26万余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28%,排在第七十七位 。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 ,侯姓人口增长为负值,净减少了8万。面对战乱和屠杀,受害群体第一应是主体在北方的人群,侯姓是北方地区姓氏 ,自然受到了惨重的缺失。陕西为侯姓第一大省,约占侯姓总人口的17.6% 。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陕西、山西、浙江,这三省侯姓大约占侯姓总人口的44% ,其次分布于山东 、河南、甘肃、江苏、河北,这五省的侯姓又集中了33%。宋元明600余年,侯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 ,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南和西部迁移。全国重新形成了北部秦晋豫鲁 、东南江浙两大块侯姓人口聚集地区 。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