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少数民族也有慰问耕牛的习俗,称为“献牛王 ”。贵州的荔枝、罗甸 、安龙等地的布依族 ,以 农历四月初八为牛贺岁 。是日,让牛休息一天,让牛吃糯米饭。仡佬族的牛王节也称“牛神节”、“敬牛王菩萨节”、“祭牛王节 ” ,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举行。那一天,人们不再让牛劳动,并用上好的糯米做两个糍粑 ,分挂在牛角上,然后将牛牵到水边照看影子,以此种方式为牛祝寿 。在贵州榕江 、东江一带的侗族中 ,每年夏天六月初六举行“洗牛节”,届时春耕已结束,人们把牛牵到河边洗澡,并在牛栏旁插几根鸡毛和鸭毛 ,表示为牛洗耳恭听尘,祈祷耕牛平安健壮。
牛在十二生肖中,是体积最大的 ,与老鼠正成对比,所以人们在生活中以“鼠”喻小或少,以“牛 ”寓多或大。牛体大 ,毛自然多,因此以“牛毛”喻众多而细密 。古人以竹蒲作画,以牛拉车载书 ,所以有“汗牛充栋”的故事。柳宗元文:“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出汗牛马。 ”后人遂把书籍多称为“汗牛充栋” ,可见牛很早就沾染上了书香 。
唐代诗人元稹《生春》诗:“鞭牛县门外,争土盖春蚕。”先“鞭”而后“争 ”,是古代送冬寒迎新春风俗语的两部曲。鞭春牛又称鞭土牛,起源较早。《周礼·月令》:“出土牛以送寒气 。”后来一直保留下来 ,但改在春天,盛于唐、宋两代,特别是宋仁宗颁布《土牛经》后使鞭土牛风俗传播更广 ,以至成为民俗语文化的重要内容。
康熙《济南府志·岁时》:“凡立春前一日,官府率士民,具春牛、芒神 ,迎春于东郊。作五辛盘,俗名春盘,饮春酒 ,簪春花 。里人 、行户扮为渔樵耕诸戏剧,结彩为春楼,而市衢小儿 ,着彩衣,戴鬼面,往来跳舞,亦古人乡傩之遗也。立春日 ,官吏各具彩仗,击土牛者三,谓之鞭春 ,以示劝农之意焉。为小春牛,遍送缙绅家,及门鸣鼓乐以献 ,谓之送春 。”鞭春牛的意义,不限于送寒气,促春耕 ,也有一定的巫术意义。山东民间要把土牛打碎,人人争抢春牛土,谓之抢春 ,以抢得牛头为吉利。浙江境内迎春牛的特点是,迎春牛时,依次向春牛即叩头,拜完 ,百姓一摇篮而上,将春牛弄碎,然后将抢得的春牛泥带回家撒在牛栏内 。由此看出 ,鞭春牛还是种繁育巫术,即经过迎春的春牛土,撒在牛栏内可以促进牛的繁育。
牛有四个囊 ,食下物后能反刍,食量很大,民人讥笑人食量大者为“牛肚 ” ,称人善饮的为“牛饮”,脾气大的称为“牛脾气”。称禁止发脾气或遏止说谎者为“扯牛鼻 ” 。称人行动迟缓如牛为“牛步迟迟”。买妻求草者被讽为“夯牛头”,即戴假而具以遮羞之意。 (十二生肖 http:///shengxiao/)
牛以愚忠著名。人们常把不智不肖 ,愚笨者称为“蠢牛 ”或“饲牛” 。古时讥笑目不识丁者为“青瞑牛”(瞎眼牛)。世人谓不明话意为“对牛弹琴 ”。称毁誉由人为“呼牛呼马” 。正如从《庄子》所云:“呼我牛也而谓之牛,呼我马也谓之马。”形容贤愚利钝不分为“牛骥共宰”。汉书中有“独念牛衣涕泣时邪 ”一句,故后人形容贫贱为妻之贫苦境况为“牛衣对泣” 。韩愈云:“牛溲、马勃、败鼓之皮”,后人遂形容极细微之物着也有用处 ,所谓“牛溲马勃 ”。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