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给孩子周易起名时,有的人喜欢用谐音学。但这个办法并不是万能的,它要受两种限制:其一 ,字义的限制,即必须用一些有美好意义的谐音;其二,并不是每个姓都有谐音或是较好意思的谐音。有的字甚至会适得其反 ,如“吴”、“王”、“费 ”等字甚至还有否定的含义,所以我们必须要注意给孩子用谐音命名时的“四化”问题 。
一优雅化。谐音要避免可能对人的误导。
像这些名字如:“庞博”这个名字,除了广识博学的意思 ,还有和“磅礴 ”一词同音,取其气势宏大的意思 。武岳,谐“五岳”;潘峰 ,谐“攀峰”。取攀登高峰之意;文彦博,“彦博 ”谐“渊博”;江不凡,“江”谐“将 ” ,取将来不凡之意;诸如以上这些同音不同形的字,使人们一听到这些名字,就自然而然地与语言中有意义的词的相同语音联系起来,使名字的内容更加丰富。这些名字谐音很好 ,能透出一股书卷气 。
二合理化。谐音命名一定要谐得有理,不要变成“邪音”。
谐音取名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姓氏谐音,如刘(留)青山 ,罗(骡)扬鞭,何(河)思源,朱(珠)宝庭 ,于(鱼)得水等 。二是名字谐音,如马辛(新)春,史静(敬)贤 ,邓艾(爱)民,孔从洲(周),李公朴(仆) 、冯锦汶(文)等。这些谐音就很好。
语义的姓氏有薛、雪、学;谭:谈 、潭、潘:盼、攀;辛:心 、新;赵:兆、照;杨:扬、羊;宋:送 、颂(诵);刘:留、流;何:河、和;钟:中 、众等 。用这些字去起谐音名时 ,必须考虑到这一点。
三趣味化。但这并不意味着命名要低俗,相反应该考虑周全,不留这种可能性。
四有文化 。在这里笔者并非说周易起名者是真的没文化,指的是可能无意之中会造成的不雅谐音会作怪。例如有的取名者只注意了名字本身的意思 ,却忽略了名字的同音词可能是贬义的。如“于刚”会使人想到“鱼缸 ”,“侯岩”会使人想到“喉炎”,“范婉”会使人想到“饭碗 ” 。
此外 ,下列三姓者应引起足够高的重视,因为一不留神就可能被叫出毛病来。这三个字是“吴、王、宋”。先说“吴”字 。这个“吴 ”姓命名注时须意,因为“吴”与“无”谐音 ,搞不好便有反其名而意之的可能。
也许大家还记得60年代末的风云人物吴法宪吧?此名谐音则大为逆耳,为“无法限制 ”之意,也就是“无法无天” ,以致后来开始流行一句歇后语叫做“吴法宪的弟弟-吴(无)法弄”。
“王 ”姓,使用得当则生华彩,如《西厢记》的作者王实甫、书法家王羲之 ,北宋王安石等人的姓名 。但使用不当,“王”字会使人联想到谐音“亡”字上。历史上谐音案最为有名的要算是慈禧怒贬王国钧(谐音“亡国君 ”)了。
另外还要注意“宋”字 。据《明史》记载,锦衣卫指挥使宋忠曾议娶韩国公李善长之女,其时李善长正卧病在床 ,问其姓名,答:“宋忠。”李善长大怒,将其逐出府门。原先 ,宋忠谐音“送终”,李善长正患病,女婿却来“送终 ” ,不由他不怒。没过三年,宋忠与燕兵大战,死于阵前 ,果真送了自己的终 。
如“刘洋”这个名字,人们一听到语音,总是与“到外国留学”意义的“留洋 ”联系起来。另如刘放 、魏阳、韩渊、杜子达等名 ,谐音出来就成了流放 、喂羊、含冤、肚子大等晦气不堪的词;又如“扬”字常入名,与“张”相配,得名张扬,殊不知“张扬 ”一词在俗语中就是轻挑虚浮 ,爱咋乎的意思。
像这样姓名合起来谐音不好的,即使在今天也屡见不鲜 。所以父母在周易起名之时,一定要把姓名合起来考虑 ,尽量避免那些字音不雅 、字义不佳的谐音。
在正常的情况下,姓和名是合在一起,而不是分开的 ,所以我们对名字的谐音,一定要和姓氏连在一起考虑。比如“信”字,意、音皆好 ,用作名字很有男子气概 。汉初大将韩信,耀武扬威破楚霸王项羽于垓下,其名正如其人。
本文链接:https://jubuju.cn/ru-he-shi-yong-xie-yin-zhou-yi-qi-ming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的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