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名称

十二生肖趣谈之申猴《十二生肖申猴是什么意思》

聚卜居11年前62

 十二生肖趣谈之申猴《十二生肖申猴是什么意思》 生肖运势

十二生肖趣谈之申猴 十二生肖趣谈之申猴《十二生肖申猴是什么意思》 生肖运势

  十二生肖趣谈之申猴

  在生肖的配属中,申猴是相匹配的。猴非家畜 ,与人的日常生活中的关系,比不上六畜来的密切 。可是,尽管中华各个民族的生肖名单不尽相同 ,但是也都把猴归为其中的一员;国内外的生肖名单参错不一,但是也少不了猴,这也正从一个侧面凸显了猴的魅力。

  据有关史料记载 ,十二生肖早在先秦时期便已出现,最迟在东汉时定型,至唐以后在全国普遍应用 ,并影响到东亚周边国家。斗转星移,送走未羊,迎来申猴 ,为啥要把猴与申时相对应呢?民间说法不一:其一、猴善伸屈攀登,有舒展之意;其二、申时(15时至17时),日头偏西,气候清新 ,猴群下山觅食,十分活跃,于是人们就把申时与猴子联系在一起 ,故申时又称“哺时” 。

  古教书先生有句口头禅“家有斗米粮,不做猢狲王 ”古人曾以猢狲王来讽刺奸臣秦桧。据说,秦桧早年家境贫寒 ,曾做塾师混日子。学生尽是些顽皮捣蛋的孩子,秦桧管束无方,心生烦躁 ,便写牢骚诗“若得水田三百亩,这番不做猢狲王”后来秦桧得中进士几番苦心孤诣地钻营之后,终于当上了南宋丞相 ,炙手可热 。他居朝廷高官,反对武装抗金,一心屈辱议和,正中宋高宗赵构的下怀 ,后来他被封为申王。消息传开人们记起当年的那两句诗,讥笑这个投降派的奸臣“秦桧这回真的做了猢狲王”申属猴正可谓猢狲王。

  按照五行之说,十二支的申和酉属金 ,理所当然的,人们称呼猴的时候,前边经常冠以金字 。孙悟空神通广大 ,降妖除魔称为金猴,正缘于此。

  下面让古易方带你看一下关于猴的习俗 、风俗习惯和趣闻。

  其1:

  白云观,在北京西便门外一里 ,其可追溯到唐朝的历史让它显得古朴幽深 。这里是道教信众膜拜的圣地,是香客们祈福的场所。“神仙本无踪,只留石猴在观中 ” ,来白云观的人,谁都不忘去摸一摸那几只“著名的”小石猴。都说那是金猴、灵猴、神猴,能消灾祛病,保佑人们平安吉祥。还有种说法是“猴”与“侯 ”同音 ,摸了它,就可“立刻封侯”等 。最早,白云观里有三只小石猴 ,隐藏在观中各个地方,所以有“三猴不见面”之说。如果不是预先知道或有人指点,要想都找到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石猴离地面高不到两米 ,走过的人伸手就能摸到,所以每个进观的人都要在此驻足,伸手去摸几下 ,期望能得到猴子身上的仙气 、灵气,给自己带来好运 。摸的人多了,这个部位的颜色就比周围深了许多。由于年代久远 ,石猴的表情已模糊不清,更没有李养正先生在《新编北京白云观志》中所记的“宁静深沉 ”的表情了。时光变迁、岁月流转,多少渴求幸福的手在这里触摸过,又有多少迷茫犹疑的目光在这里注视过 。只是不知 ,摸过石猴的人是否真的能“知道”、“得道”了。

  山门两侧有两面砖雕的侧墙,西面墙的底座,刻着第二只石猴 ,大小与山门上那只相差无几。同样的,这只石猴也是面相模糊,甚至分不清前后左右 ,似乎是在用这种“无形 ”来显示它历史的悠远 。关于“摸猴”的来历,除了民间流传的种种,还有一说。《新编北京白云观志》中 ,李养正先生提起过,早先白云观的高道陈旅清,曾向他这样解释摸猴的缘由。他说 ,道教效法天地 、崇尚自然,“猴”同音为气候的“候”,所以“摸猴 ”意在摸(顺)着节令气候变化,遵“道法自然”之理 。“理”对了 ,生活中的一切就会顺遂、健康、美满。这种解释,颇符合道教的理念。比起“立刻封侯 ”之说,少了些功利 ,多几分恬淡,更契合白云观傲然独立于纷繁俗世中的那份不染纤尘的孤傲

  第三只石猴在白云观东侧院雷祖殿的石碑上,建于道光十四年 ,名为“九皇会碑”,是白云观道众为纪念香客功德所立。就在这碑底座的一侧,刻着一只十几厘米长的猴子 。许是年代较近 ,又不像门口的猴子那么显眼,它的形象保留下来略为清楚。石猴一脚跨在一块石头之上,两只手一只搭在额头 ,另一只拿一个桃子高举着,仿佛是要把它抛出,虽然看不见表情,但仔细端详却感觉出它的顽皮 ,让人一下子想起齐天大圣孙悟空来。这只猴子很难找到,很多游客都是一路问着观中道士寻到这里的,春节庙会期间 ,为了保护这块石碑,就用隔板把它包围起来,游客只能隔着板子看一下那只小猴 ,更增加了一层神奇气息 。

  其2:

  方城石猴属于民间民俗信仰中的猴图腾崇拜,南阳一带多山,盛产弥猴桃 ,亦多猕猴,当地人有崇猴习俗,视猴为驱邪 、纳福的神灵 ,并“猴”、“侯 ”、“候”谐音而产生“吉祥文化”。“送好石猴 ”即暗喻“送好时候(好机遇也)”,故民间视方城石猴为吉祥物。方城石猴有学术研究价值,造型高度夸张 、变形、生动随意,手法快捷 ,色彩以红、黄、绿为基调,强烈明快 、风格特殊,是研究中原民俗文化的活文物 。方城石猴民俗文化内涵深厚 ,地域特点较强,方城石猴原本是砚山铺村村民的冬闲副业,多在农场“三月三”小顶山庙会上销售。但改革开放后迅速消逝 ,逐年减少。

  其3:

  炕头上的“护娃猴 ” 。我国山西、陕西和内蒙等地区,农家的炕头上,都有一个用青石雕刻的小石猴(也有炕头狮) ,是专门用来拴六七个月刚学会爬行的婴儿的。母亲用一根红绳子穿过石猴腿部的圆孔,再把红绳的另一头拦腰拴住娃娃。据当地人说:猴能保佑娃娃平安,娃子长大以后精明能干 。

  其4:

  码头上的“护航猴”。20世纪70年代以前 ,三门峡、陕县一带古老的渡口码头上,在木船靠拢码头时系绳用的木桩上都雕有一只神采奕奕的猴子,煞有介事地端坐在木桩的顶端,似在东张西望。老艄工解释说:孙猴子水性好 ,能潜入东海大闹龙宫。敬它,可保驾护航,人船平安 。

  其5:

  拴马桩上的“避瘟猴”。我国西北地区的陕西 、甘肃(包括山西)一带 ,特别是陕西的渭南地区,村村都有拴马石桩,许多拴马桩的顶端都雕有石猴 ,称“避马瘟”(弼马温的谐音)。究其原因,恐怕与《西游记》中,美猴王大闹天宫 ,玉皇大帝为安抚孙猴子,封其为“弼马温 ”一职有关,说白了就是养护天马的小头目 。“弼马温”是御封的“官儿” ,是老天爷正式任命的,所以尽管孙悟空死不情愿,且自动离职,但老百姓总是把齐天大圣与马联系在一起 ,走进农村,拴马桩、槽头边、农民居室,你都可以找到“公侯之神——避马瘟 ”的位置。

  其6:

  贺寿之神“抱桃猴”。猴子与“桃”似有天生不解之缘 。自然界的猕猴天性喜食桃子 ,神话小说《西游记》中,就有孙猴子偷吃西王母蟠桃的故事。传说蟠桃产自天宫,乃王母娘娘亲手栽植 ,每三百年结果一次,数量甚微,食之皆可长生不老 ,故名“仙桃 ”。至今,民间为老人贺寿时,仍以桃子作为祝寿象征 。

  其7: (十二生肖 http:///shengxiao/)

  祈求功名的“立刻猴”。立刻猴的谐音和吉祥口采是“立刻封侯”。与民间玩具中的“背背猴 ”(辈辈封侯)都是一个意思 。猴与侯谐音。侯者 ,官也。

分页导航
本文为聚卜居作者聚卜居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未经授权,禁止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复制或篡改本文内容。如有引用他人作品,已经得到原作者的授权,并在文中进行了明确标注。特此声明。

本文链接:https://jubuju.cn/shi-er-sheng-xiao-qu-tan-zhi-shen-hou

图片名称
图片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