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名称

五行的相生相克

聚卜居12年前91

五行的相生相克 姓名配对

  五行的相生相克

  随着五行学说理论日益完善及推广,五行观念在人们头脑中逐渐被接受 ,人们开始用五行学说作为一种命名的理论依据,以五行学说来命名。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万物,都由木、火、土 、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行(运动)和变化所构成 。它强调整体概念 ,描画了事物的结构关系和运动形式。如果说阴阳是一种古代的对立统一学说,五行则可以说是一种原始的普通系统论。

  五行学说在很早以前就被用来研究社会现象,战国时期 ,盂子就大声疾呼“五百年必有王者兴”,他的“历史循环论 ”,就是受了五行学说的影响 。

  中国传统文化中 ,阴阳五行学说是非常重要的、影响非常深远的学说。

  五行,指木 、火、土、金 、水五种物质。阴阳五行的理论模式包含了许多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如五色(青、赤、黄 、白、黑) ,五声(角、微 、宮、商、羽),五味(酸、苦 、

  甘、辛、咸),五脏(肝 、心、脾、肺 、肾),五常(仁、义、礼 、信、智)等等 。

  五行学说具有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因素。其实 ,不仅仅是对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且对中国社会和民众生活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下面对五行做一些简单的介绍,让大家对五行能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

  (1)五行的特性

  ①木的特性。“木曰曲直”。“曲” ,屈也;“直 ”,伸也 。“曲直”,是指树木的枝条具有生长、柔和 、能曲又能直的特性 ,故引申为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的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

  ②火的特性。“火曰炎上”。“炎 ”,是焚烧 、热烈之义;“上” ,是上升 。“炎上”,是指火具有温热、上升的特性。故引申为凡具有温热、向上的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

  ③土的特性 。“土爰稼穑 ”。“爰” ,通“曰”;“稼 ”,即种植谷物;“穑”即收成谷物。“稼穑”,泛指人类种植和收成谷物的农事活动,故引申为凡具有生化 、承载、受纳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 ,均归属于土 。

  ④金的特性。“金曰从革”。“从 ”,由也,说明金的来源;“革” ,即变革 。“从革”,即说明金是通过变革而产生的。故引申为凡具有沉降、肃杀 、收敛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

  ⑤水的特性 。“水曰润下 ”。“润” ,即潮湿、滋润、濡润;“下”即向下,下行。

  “润下 ”,是指水滋润下行的特点。故引申为凡具有滋润 、下行、寒凉、闭藏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 ,均归属于水 。

  (2)对事物的五行归类

  五行五音五味五色五化五气五方五季五脏五腑五官形体情志五声变动木角酸青生风东春肝胆目筋怒呼握火微苦赤长暑南夏心小肠舌脉喜笑忧土宮甘黄化湿中长夏脾胃口肉思歌哕金商辛白收燥西秋肺大肠鼻皮悲哭咳水羽咸黑藏寒北冬肾膀胱耳骨恐呻栗

  (3)五行的相互关系

  五行的相互关系,最基本的是相生与相克关系。中国古代的先哲们将日常生活中的这五种物质用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和多样性的统一,提出了“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

  相生 ,就是五行中的某一种物质对另一种物质的滋生 、助长和促进的关系,如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金生水,水生木 。

  相克,就是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另一行的克制、制约的关系 ,如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 ,火克金,金克木。

  相生与相克是木、火、土 、金、水五种物质之间的基本关系,每一行都受到另一行的滋生、助长 ,又受到另一行的克制 、制约。

  五行之间的相乘和相侮,均为五行之间生克制化关系遭到破坏后出现的反常相克现象,两者皆可由五行中任何一行的“太过”或“不及 ”而引起 。

  相乘是按五行之间递相克制的次序出现 ,相侮则是逆着五行相克的次序而出现的反克现象。相乘、相侮可同时出现。

  鲁迅有一篇小说《故乡》中曾涉及到了用五行学说命名的一种方式 。他在小说中描写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 ,手摇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 ,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这少年便是闰土 。我早听到闰土这个名字,而且知道他和我仿佛年纪,闰月生的 ,五行缺土,所以他父亲叫他闰土。”

  闰土名字的得来,就是根据五行学说取的。用五行学说来命名 ,说明中国这一古老的聪明,已经和人名发生了联系,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 ,起名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汉代时期,人们热衷于五行相生 。因此,五行相生的顺序就取代了五行相克的观念,并被用来标志历史上更迭的朝代。运用五行相生顺序来解释历史的演进 ,成为一种时髦。

  最初,人们在用五行来表示历史更迭的朝代时,发现运用五行学说的相生来代表父子

  之间的关系 ,更显得有序和符合道理 。

  于是,到了唐朝,有的人命名就采用了五行相生的顺序 ,取有金 、木、水、火 、土偏旁的字为名,按家人长幼顺序代代相承。如果父亲取土字旁名字,那么儿子就取金字旁的名字 ,孙子就取水字旁的名字。按五行相生顺序,土生金,金生水 。

  宋代时期 ,人们用五行学说来命名的事例就更多了。例如:宋代大儒程朱理学的创立者之一朱熹一家也是运用五行学说来命名。朱熹的父亲名叫朱松,松是木字旁;朱熹的名字“熹”字下面四点并非是水,而是火,因为《说文解字》释云:“熹 ,炙也 。 ”本意是烤肉的意思,朱熹的儿子叫做朱在,是土字旁。一家三代 ,木生火、火生土,次序井然。

  运用五行相生来命名的例子,在历史上并不罕见 ,而且大多数是发生在社会上层人物的家庭里 。

  人们用五行相生这种方式命名,体现了当时人们的一种生存理念,是中国式聪明的一种反映。

  运用五行学说来命名 ,不但隐含生生不息,子孙绵延的意图,而且给受儒家思想影响极深的中国人在命名上提供了一个理论依据。几个人名联系在一起 ,构成了五行运转的模式,既解决了后人子孙生生不息的生存理念需求,又为今生、来世 、后世等宿命观念,轮回因果观念开创了通道。

  对于一般民众来说 ,虽然也有子孙生生不息,绵延不断的愿望,但其所处的低下卑微的社会地位 ,使他们用五行顺序命名的愿望较之社会地位高、生活优裕、希翼长存、子孙长富的上流人的愿望淡弱很多 。他们更多的是为现实生活所困扰,企求能够改变自己或后辈的命运。

  他们在命名上,对五行顺序排名重视不够 ,而相对重视自身或子辈的气禀如何,并试图运用阴阳五行学说,通过命名来达到一种补偿 ,补偿自身或子辈身上的五行不足。

  中国古代哲学讲究“天人合一”,强调“天道”和“人道”,“自然 ”和“人为”的合一 。现代人多把此种理论视为东方文化中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依据。尽管“天人合一”

  以后引发出“天人感应 ”的封建神奇学说 ,但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毕竟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运用五行学说来考虑人的禀赋,并且根据人的禀赋五行的情况来命名,正是借助于中国理学家们的理论 ,发展而成的以生辰八字命名的方 。

本文为聚卜居作者聚卜居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未经授权,禁止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复制或篡改本文内容。如有引用他人作品,已经得到原作者的授权,并在文中进行了明确标注。特此声明。

本文链接:https://jubuju.cn/wu-xing-de-xiang-sheng-xiang-ke

图片名称
图片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