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叔敖碑
立于公元16年的孙叔敖碑,记述了孙叔敖之后的十多代孙氏族众的发展繁殖情况 ,共涉及孙叔敖后人二十多位 。孙叔敖碑也可称得上一部石刻的家谱。这部石刻家谱反映了孙氏发展的一个断面,可以确认这是目前所发现的最早的孙氏家谱。据《三国会要·职官》载,孙吴政权设立过宗正卿 ,把握皇家的家谱——《玉谍》 。遗憾的是这部《玉谍》未能留存于今,仅能从当时的史书上见其名而已。
孙氏家谱
孙氏家谱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已孙氏家谱。《新唐书·经籍志》载有南朝贾希镜所著的《孙氏谱记》15卷,也许是能够见其名的最早的以“谱 ”命名的孙氏家谱。唐宋两代孙姓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家谱文献 。
自宋元以后,平民家族修谱之风开始盛行 ,至明清时期达到高峰。今天我们能看到的孙氏族谱基本上都是这一时期编修的。据不完全统计,现存的孙氏族谱总数四百种左右,其出地以江、浙 、皖、闽四省之家谱为多 。
山东鄄城《孙氏族谱》发现于山东鄄城红船镇孙老家村 ,该谱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部奉孙膑为家族先祖的孙氏家谱。修纂于清光绪年间,现有部分残缺。它奉孙膑为家族始祖,完整记载了孙膑至清代65世孙的繁殖、迁徙及分布状况;它还明确记载孙膑原名叫孙伯灵 ,受膑刑后改名为孙膑 。
江西《宁都城南富春孙氏伯房十二修族谱》是一部记载孙中山先生上世源流的家谱。修撰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记载了孙中山先祖孙(言利)的生平事迹及孙氏家族繁殖 、迁徙、分布等情况。
广东中坝《孙氏族谱》是一部记载孙中山先生近代家世的家谱 。卷首载有清雍正十年(1730年)孙继周所作谱序,详细记述了孙氏的迁徙过程 ,所载人物世系与《宁都孙氏族谱》所载人物世系完全衔接。
孙姓家谱中的“凡例”部分一般是阐明家谱的纂修原则和体例;“谱论”则是收录古人关于家谱修撰的意义和作用的言论;“图像 ”即绘制的祖先画像;“思荣录”主要包括皇帝或地方官府赠送的能够光耀家族门面的各种文字材料,如赐字、御制谥文、碑文等;“源流考”是对家族血统源流的考证;“族规家法”是宗族自己制定的约束和教化族人的家族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