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名称

有关兔的成语文化集萃《有关兔的成语文化集萃有哪些》

聚卜居11年前64

有关兔的成语文化集萃《有关兔的成语文化集萃有哪些》 生肖运势

    有关兔的成语文化集萃

    顾名思义 ,有关兔子的成语自然都应在文字中出现“兔 ”字,一般而言是如此,但也有例外。如“扑朔迷离” ,此成语出自北朝民歌《木兰辞》:“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扑朔:脚乱动;迷离:看不清物的状态。后人即用此语比喻事物错综复杂 ,一时难以辨别。

    ▲狡兔三窟

    此成语出自《战国策•齐策四》,盂尝君的门客冯谖曾对盂尝君说:“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今君有一窟 ,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 ”在冯谖的策划下,盂尝君的地位在魏国牢不可破,“盂尝君为相数十年 ,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后人即以此成语比喻藏身之地多或善于逃避灾祸,但多用于贬义 。

    ▲见兔顾犬

    此成语出自《战国策•楚策四》 ,庄辛对楚襄王说:“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比喻事情突发时若及时想办法还来得及 ,与“亡羊补牢”一语的用意略同,但有小异,后者偏重于对事情发生后的补救措施,使用时 ,二者是有所差异的。

    ▲犬兔倶毙

    此成语出自《战国策•齐策三》,齐国欲伐魏,淳于髡讲了疾犬韩子卢追逐狡兔东郭逡而两败倶伤为田父所得的故事 ,阻止了齐国的出兵 。这个故事颇同于“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的寓言,但后人多用为两败倶伤的比喻。

    ▲兔走归窟 ,狐死首丘

    此成语出自《淮南子•说林训》:“鸟飞反乡,兔走归窟,狐死首丘 ,寒将翔水,各哀其所生。”后人多用以形容对故乡或祖国的爱恋之情 。

    ▲兔丝燕麦

    此成语出自《魏书•李崇传》:“今国子虽有学官之名,而无教授之实 ,何异兔丝燕麦,南箕北斗哉!”兔丝有丝之名而不可以织,燕麦有麦之名而不可以食,比喻有名无

    ▲兔死狐悲

    这是一句常用的成语 ,其下句即“物伤其类 ”,意义不言而喻。成语从《宋史•李全

    传》变化而来:“狐死兔泣,李氏灭 ,夏氏宁独存?愿将军垂盼。”这句成语一般带贬义,但也可以在自我调侃的场合应用,“狐兔之悲”是其变体 。

    ▲兔走乌飞

    此成语比喻日月运行 ,光阴流逝。它出自唐庄南杰《伤歌行》:“兔走乌飞不相见,人事依稀速如电。 ”

    ▲得兔忘蹄

    此成语与“得鱼忘筌”义同,比喻成功之后忘记了所凭借的力量或条件 。它出自《庄子•外物篇》:“筌者所以在鱼 ,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筌:捕鱼的竹器;蹄:捉兔的网具。

    此外如“兔葵燕麦 ”形容景象荒凉,“兔角牛翼”喻不合情理之事 ,也可用为成语。至于“兔子尾巴长不了” 、“兔子不吃窝边草 ”的俗语,是常挂于人们嘴边的生活语言,此不赘言 。

分页导航
你可能想看:
本文为聚卜居作者聚卜居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未经授权,禁止任何形式的下载、转载、复制或篡改本文内容。如有引用他人作品,已经得到原作者的授权,并在文中进行了明确标注。特此声明。

本文链接:https://jubuju.cn/you-guan-tu-de-cheng-yu-wen-hua-ji-cui

图片名称
图片名称